【引言】電芬頓(EF)技術的基本原理是溶解氧在合適的陰極催化材料表面通過二電子氧還原反應(ORR)生成H2O2,然后H2O2與溶液中的Fe2+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OH)。
【引言】
電芬頓(EF)技術的基本原理是溶解氧在合適的陰極催化材料表面通過二電子氧還原反應(ORR)生成H2O2,然后H2O2與溶液中的Fe2+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OH)。由于Fe2+和H2O2在EF過程中可以原位生成,并且生成的?OH具有超強氧化性和對有機污染物的非選擇性,因此EF技術不僅可以高效、徹底地降解有機污染物,而且可以彌補傳統污水處理技術的一些不足。然而,傳統EF技術的工業化發展主要受制于需要來自于化石燃料適度燃燒產生的大量電能消耗和EF過程中生成H2O2的陰極催化劑催化活性低。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推動EF的普及和應用,近年來,我們不遺余力地從能源供應源和制備催化活性優異的優質陰極材料兩方面,對EF降解系統進行升級優化。創新性的引入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作為電能供應源,TENG作為一種新興的能量采集/轉化技術,已成功將人體運動、振動、風、海浪等產生的機械能轉化為可用的電能,并廣泛應用于電化學過程、人工智能、生物傳感系統、軟體機器人、柔性電子、藍色海洋能開發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為驅動EF系統提供了摒棄燃燒化石燃料的完美能源解決方案。另外,分級多孔碳材料由于通常具有可調諧的催化活性、充足的來源、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導電性等優點而作為EF反應中H2O2電化學合成的替代催化劑,并且已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為了進一步提升自驅動降解系統的性能,研究人員創新性地引入3D打印技術擬構建具有個性化結構、高輸出特性、工作性能穩定和持久耐用、易于批量化生產的TENG裝置,并且設計制作了一種波浪狀多層集成的柔性摩擦納米發電機(PFW-TENG)作為自驅動能量源。此外,研究人員以艾草為前驅體,通過調節致孔劑含量有效地調節制備的N摻雜分級多孔碳材料上C-O-C和COOH官能團的含量,進而探索制備出具有較高催化活性的碳材料催化劑。將PFW-TENG與制備的高催化活性的碳材料催化劑相結合構建的自驅動電芬頓降解系統在58分鐘內實現對亞甲藍有機染料污水高達98.1%的降解效率。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碳材料催化劑中C-O-C和COOH含氧官能團的含量與MB降解效率呈正相關。
【成果簡介】
近日,在河南師范大學高書燕教授團隊等人帶領下,研究人員從自驅動能量源和制備高質量催化活性EF催化劑兩個方面,對自驅動EF降解體系進行升級和優化。該研究利用創新性地引入3D打印技術制作了一種波浪狀多層集成的柔性摩擦納米發電機(PFW-TENG),并且以艾葉為碳前驅體,以MgO和ZnCl2為雙致孔劑,制備催化性能可調的生物質基富含含氧官能團的N摻雜多孔碳材料催化劑,用于構建自驅動EF降解亞甲基藍(MB)體系。所述的PFW-TENG呈現較高的輸出特性,Voc、Isc、Qtr、Pdensity分別達到610 V、1.93 mA、4.17 μC、6.1 W m-2。并且制備的碳材料催化劑,氮含量高達4.0 %、缺陷度1.27、比表面積1606 m2·g-1。該研究所構建的自驅動電芬頓降解系統在58 min內實現對亞甲藍98.1%的高效降解。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碳材料催化劑中C-O-C和COOH含氧官能團的含量與MB降解效率呈正相關。本工作創新性地實現了陰極EF技術、氮摻雜多孔碳材料制備技術、數字化3D打印技術的深度融合,并進一步將其應用于有機污染物的電化學催化降解,為自驅動電芬頓降解系統的大規模應用提供了創新思路。該成果以題為“Self-powered electro-Fenton degradation system using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rich biomass-derived carbon catalyst driven by 3D printed flexi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發表在了Nano Energy上。(本文第一作者是朱迎正,在讀博士,導師高書燕教授)
【小結】
綜上所述,團隊以艾葉和MgO-ZnCl2為碳前驅體和多孔劑,精心合成了富含含氧官能團N摻雜分級多孔炭材料催化劑,此外,引入3D打印技術,獲得具有高輸出特性、穩定性和耐久性、易于批量加工的柔性TENG。構建了由PFW-TENG驅動的自供電EF降解MB系統,在58 min內MB脫色效率高達98.1%。并且,研究人員發現,碳材料中C-O-C和COOH的含量與MB分解效率呈正相關。該工作創新性地實現了陰極EF技術、含氧官能團富N摻雜多孔碳材料制備技術、數字化3D打印技術的深度融合,并進一步將其應用于有機污染物的電化學催化降解,為自驅動EF系統的大規模應用提供了創新思路。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材料人